DaoVoice实现在线联系
注册登陆DaoVoice
在博客/themes/next/layout/_partials/head/head.swig
增加代码
1 | {% if theme.daovoice %} |
如图所示:
<img src=’/img/daovoice.png’, height= ‘75%’, width = ‘75%’>
修改主题配置文件
在/themes/next/_config.yml
1 | daovoice: true |
Hexo next主题建立标签云
效果如首页
使用hexo-tag-cloud
插件
安装hexo-tag-cloud
进入到博客根目录,安装npm install hexo-tag-cloud@^2.0.* --save
插件配置
在主题文件夹找到文件 theme/next/layout/_macro/sidebar.swig
, 然后添加如下代码:
1 |
|
Hexo更换主题Yilia为Next及Next主题优化
回顾和总结:线下会数字营销支持
这份工作已经进入尾声,在过去的一年多里,公司给我展示了一个跨国大公司在业务和营销的专业性。
我把线下会digital部分的工作内容和tips整理下来,回顾复盘。
意义不累述。
会前
准备阶段:需求梳理+供应商选择+方案
eDM制作:设计+文案+发送+用户注册
注册数据:流程+审核(Y or N)+报告
选课(Y or N):逻辑+设计+开发
官网页面制作
微网站平台搭建:需求梳理+资料收集+权限管理+设计开发
- 嫁接平台:小程序 or H5,公众号 or 企业号
- 常用版块:日程+个人中心+精彩时刻+调查问卷+会场概览+展区资料+(现场互动+合作伙伴+直播页面)
- 权限管理:微信权限、个性化信息、参会/非参会人员
现场注册人员的培训:签到流程+培训手册
市场推广:内部渠道(Marketo + IC+微信微博等)+ 外部渠道
- 物料制作:各渠道物料的需求收集+ 制作+发放
- 市场推广时间和物料的监控:(上线报告)
- Performance的监控
- 数据分析+汇总报告
其他
营销自动化—对用户我们做了什么?
留坑待填
在做营销自动化(Sales & Marketing Automation)的过程中,整理了用户相关的一些思考。
关于渠道,营销自动化更多的基于邮件营销在做,也在和微信打通,多渠道集成的过程中。
关于用户,新客成本越来越高,旧用户的运营绝对是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。如何让旧用户的粘性越来越高,如何让旧用户再次消费,如何让旧用户继续产生价值,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。
2B的营销自动化,还在比较新的一个阶段,大家也都是在探索阶段。来这家公司,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营销自动化,从不看好邮件营销,到现在觉得邮件营销还是有所可为,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。但仍是处于非常懵懂的阶段。
我把对于用户的相关思考也整理如下,一个是回顾复盘,一个也希望在未来可以有更深入的思考。
营销自动化
增加新用户/培育旧用户
为什么邮件营销是被低估的渠道
- 成本低、速度快
- 投放精准、内容丰富
- 主动性强,连续推销
- 点对点的私域流量
- 异步消息,人群更加精准
- 内容质量更高(邮件营销而非垃圾邮件)
营销自动化,多渠道触达
- 邮件渠道
- 微信公众号
用户质量
用户来源的质量分析
媒体用户质量分析
active or engage用户数字
用户质量控制
用户生命周期
在北方生活的第7年
清明节和朋友一起去了桂林,又去了广州。路途中本应是畅意游览,竟又品味出了另一种倦怠感,对北方的倦怠感,是的没错,来南方旅行,品味出了北方生活的倦怠感。
2012年8月末来北京,到现在2019年5月,在这个城市快7年时间了,而似乎也一直像是一条淡水鱼,在大海里辗转游览。
7年里,除了回家,去南方玩过3次,
第一次,估摸着应该是大二的五一,去武汉。那时候担任学校某个社团的社长,算是第一次公费出行。那时候还没做过轮渡,看到渡口的轮渡感觉好稀奇,当时有个朋友在武汉,陪着我来来回回坐了好几趟,半夜了我还不想回家,坐在外滩,吹着江风,和着时光吹乱我的头发和心情。现在想来那时候还真是,怎么说呢,有一种年轻人的矜持感,大概就是”我想要但我绝不会说,还要推开你”的深井冰吧…现在的性格里大概还残留了一些,但对自己倒是坦诚了很多,也世俗了很多。风景总是流动着的,回忆留在江风里,就莫名已经很美好了。
第二次应该是大三上学期的十一,和朋友一起回她的老家湖南玩,还去爬了衡山。上山时,月牙儿弯弯又朦胧,像是蒙上了一层白雾,远远近近的凝视着我们。爬至半山,空气开始微微湿润了起来,确有”万丈祝融拔地起,欲见不见轻烟里”的感觉,微微的手电筒光,扑面而来的细细丝丝的水汽,像是轻烟浮起,少吸气来,那带着些微湿润的空气便顺着鼻子呼吸道肺部,又似乎沁入到血管里,整个人从内而外的轻松起来。
Hexo blog yilia主题迭代 -- 增加RSS功能+百度统计/google统计
杂思
离别后遗症
两周前回家了一趟。
无计划的临时回家多半不是什么好事。
毕业两年多,突感沧桑了很多。衰老和死亡倒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,它终将如期而至,幸运而来,对此无疑惑,也暂时做不到释怀。惶恐于成熟与衰老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,忽觉天已晚,仍疑自己还可年少无措。
人心会变柔软吗,会变得僵硬青白么,或视为生物对于危险和伤害的应激性反应。生离让人伤感,死别让人悲痛,常见会让人感到些微的好受些吗,还是让心变得僵硬些,伤心难受也是可以有些习惯的。人生在世,是不是就得习惯于生离死别,生活的真相呢。
落笔无力,言语无力,心情也无着落点,想想这么颓败,真是让人头疼呢。冷笑话也并不好笑呢。听着点破歌,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呢。
每天要怎么过呢,不想做事,也提不起精神来,除了说起丧气话来,还有些话好抱怨,其他真的是一点兴致也提不起来。
有趣之人如此多,少我一人也无妨
一天待在家里,偶尔出来一下,找了个咖啡厅,假装自己今天也是有所收获吧。
每天日复一日,有时候忍不住在想,这样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。这种没意思的话,说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。今天看群里有人说,即使你是个小ID,也应该表达自身的观点,否则就会被带着走。回想下,自己一直有点抗拒输出自己的价值观,虽然生活工作中价值观输出又是日常。但说的东西似乎就会让别人给你下tag的这种感觉,并不舒服,人性复杂,性格多变,稳定才是奇怪的事情,但人比较容易刻板印象,这也是奇怪,大概是惯性思维习惯导致的?倘若为他人的标签化过于忧虑,似乎也是一种焦虑且不够有安全感的表现了。如果按自尊的定义“喜欢自身的程度”来说,这岂不又是一种“低自尊”的状态?这样不好不好,这不算是“坦然平静”的生活处理方式了,但生活为什么有需要“坦然泰然”的态度呢,这就源源不绝的废话连篇了。